小學大冒險,不同體制教孩子的事:從溫哥華、台北到宜蘭,陪孩子經歷不同學校的快樂與挫折,學會面對不完美的世界
- 出版社:野人
- 出版日期:2013/10/02
作者簡介:劉如玲 Juling Liu
成長於台北。怪怪的專業家庭主婦。
專業到還擁有自己的家庭主婦名片
從事家庭主婦工作前,曾做過編輯、廣告和廣播。
喜歡閱讀和孩子。喜歡看孩子笑,所以學會摺汽球。
帶孩子就像做廣告一樣,發生什麼狀況就出什麼招,真的沒有公式可以套。
和孩子一起面對教育的困境、限制或快樂,
用你自己的方式陪伴他,正面迎接他的疑惑,
不要覺得煩。
只要這樣,問題就會變成一個有意思的成長過程。
有困惑才有成長。這是真理。
這本書說的就是這樣的一件事。
真心希望,每個孩子都擁有被人賞識的童年。
【得過這些獎】
時報廣告獎、四A廣告獎、華航旅行文學獎、台北文學獎、時報文學鄉鎮書寫獎、公共電視原創劇本獎、世界日報新世紀華文文學獎。
成長於台北。怪怪的專業家庭主婦。
專業到還擁有自己的家庭主婦名片
從事家庭主婦工作前,曾做過編輯、廣告和廣播。
喜歡閱讀和孩子。喜歡看孩子笑,所以學會摺汽球。
帶孩子就像做廣告一樣,發生什麼狀況就出什麼招,真的沒有公式可以套。
和孩子一起面對教育的困境、限制或快樂,
用你自己的方式陪伴他,正面迎接他的疑惑,
不要覺得煩。
只要這樣,問題就會變成一個有意思的成長過程。
有困惑才有成長。這是真理。
這本書說的就是這樣的一件事。
真心希望,每個孩子都擁有被人賞識的童年。
【得過這些獎】
時報廣告獎、四A廣告獎、華航旅行文學獎、台北文學獎、時報文學鄉鎮書寫獎、公共電視原創劇本獎、世界日報新世紀華文文學獎。
節錄
對孩子來說,打架也可能是一件很棒的經歷!
在上小學的年紀,我其實不太在乎兒子遇到什麼事或讀什麼學校。
我喜歡和他一起經歷各種事情,然後一起去思考或解決問題,而不想為他早早就鋪好一條康莊大道、或是幫他想好他能做什麼!
四年級時,兒子從國語實小放學回家,跟我預告他明天要和C打架,他說:只要C再如何如何,他明天一定會開打!
我問他:可以不打嗎?
他說,C已經太過分了,而他們爭執的內容,大概就是回家排路隊整不整齊的問題。坦白說,這些事在大人眼裡真的很小,但兒子卻覺得非常嚴重,所以非打不可!我不曉得其他父母會怎麼處理這樣的事,但我的方式就是——不繼續追問細節了,也不繼續勸他不要打架,或是恐嚇他「如果你敢打架,我就怎樣怎樣」之類的。
因為我相信,人生偶爾會有需要打架的時刻,雖然別人不一定認同你打架的理由!
不過,我倒是希望兒子先知道,打架會有什麼後果。
我說:「像你們這種年紀的同學打架,打完之後,如果老師沒有發現,兩個人自己和解彼此滿意了,就都沒事了;但是,如果老師知道了,一定會處罰你們的。怎麼處罰我不清楚,因為每個老師的方法可能都有點不一樣,也許是罰站、罰抄寫……之類的。但是,如果有一方傷勢嚴重,老師就必須打電話給家長,請家長出面協調,接著雙方家長就會坐下來談如何和解。萬一,要是有一方的家長不願意和解,那只好鬧到校長室。如果校長也擺不平,下一步就是到警察局。要是對方還不願意和解,接著就得去醫院驗傷,然後上法院了!
「這時候,我就必須幫你找律師。不過,你的年紀才十歲,應該不需要到大法院,而是去一個叫『少年法院』的地方,就算被判刑,大概也可以用社區服務抵過去!當然,也有可能很嚴重,你得進監獄待一下,不過還不會有死刑或無期徒刑這種問題!」
講完後,我問他:「即使打架會這麼麻煩,你還是堅持要打嗎?」
兒子想了一下,他說他還是要打!
於是我就說:「那好,既然打這場架對你那麼重要,那就打吧!不過,我會教你以後上法庭時可以取得有利位置的打架策略,只要你照著媽媽的策略走,到了法庭你也不會有太大麻煩!」
兒子問是什麼?
「第一,一定要對方先動手!記住,你千萬不能先動手。先動手的人,上法院時就已經輸一半了!因為對方可以說是為了自衛才跟著動手的。」
「第二,你回手時,現場一定要有證人,因為到了法庭,你說他先動手,他說你先動手,那怎麼擺得平?法官要相信誰呢?所以,一定要有證人,這是保護自己最重要的方法。」
「第三,不要拿致命武器。萬一真的因為你跟他打架,而你隨手拿了什麼東西攻擊,讓他少了一隻眼睛或造成其他永久的傷害,那就不是道歉可以解決的事情了,你會難過不安一輩子的!」
講完三項打架策略後,我問兒子都聽懂了嗎?明天如果要打架,一定要注意這些。兒子說,他聽懂了,但是他突然覺得打架要想這麼多,有點麻煩,所以明天不打了!我還是很酷地回答:「打不打架你自己決定,我沒有太大意見。」
你以為故事就這樣結束了嗎?
兒子就這樣忍住了嗎?
當然不是。
孩子哪有這麼好教!
從這裡知道這本書:中廣流行網,周一至周五早上10:00-11:00,吳淡如主持《幸福好時光》
---
我想
別人怎麼樣我不知道,我是個沒有足夠個性勇氣做足自己的人,但也不樂於被別人擺弄。
要求自己的總是做不到,不管霎那間立定過如何遠大的目標前景,也持續不了多久。
因為老是做不到,所以漸漸的反映出一個濫觴:我了解自己嗎?
於是曾經如何行成這樣的我,自然無法追回,
但看看還保有未來的孩子也許有機會怎麼成長,是件有趣的事情。
願未來人可以了解自己
因為現階段我認為社會亂象來自於:不夠了解自己,沒做到最想做的事,沒磕磕碰碰也要達成的事,於是社會被其他因為貪婪而勇於讓別人見血圖利自己的人操弄。(此句尚待釐清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